刘世锦:如何把双碳压力转化为经济稳步的增长的动力?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刘世锦:如何把双碳压力转化为经济稳步的增长的动力?

2024-01-03 新闻资讯

  把双碳压力转化为经济稳步的增长的动力,确实是一个很着迷、感召力的目标,但这个目标的实现并不是特别容易。现实中,我们大家可以观察到三种不同的减碳类型。

  第一种是衰退型减碳,就是通过减少生产来减少碳排放。这是所有减碳类型中最简单、最不费气力的。由于生产活动不能停顿,这种类型通常并会发生,甚至会被认为不可思议,但是在某些特定情景下还是会出现,比如有的地方为完成短期节能减碳目标,一度曾出现拉闸限电、停工停产等现象。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font>

  第二种是增效型减碳,是通过提高碳生产率,用同样多的碳排放实现更多的产出,或者同样的产出使用了较少的碳排放。我们大家常常讲的节能减排、节约优先等,大体上相当于这种类型的减碳。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第三种是创新型减碳,是指通过创新形成新的技术、工艺、方法等,在达到相同产出的情况,实现了低碳、零碳甚至负碳排放,如用风、光、水、生物质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如果用这类技术去替代原有的高碳技术,就可以在实现相同产出的前提下减少或抵消碳排放。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创新性减碳跳出已有的技术和产业圈子,开辟新的赛道,具备了前两种减碳类型所没有的特点。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首先,创新型减碳能轻松实现对传统高碳技术或产业的长期替代。所谓的绿色转型,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换技术,用低碳、零碳或负碳技术去替代原有的高碳技术。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其次,创新性减碳的空间究竟有多大,是无法事先设定的。创新的内在动力和不确定性,决定了人们不可能限定它的扩展边界。不难设想,如果可控核聚变能够成功并商业化,人类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写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版图。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第三,这种创新可以大幅度降低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成本。比尔盖茨在“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与人类未来”一书中就提出了绿色溢价的概念,而且对绿色溢价的降低并不乐观。然而,慢慢的变多的证据说明,一旦创新进入可持续轨道,成本下降可以相当快。随着创新竞争的加剧,价格下降,不少产品的绿色溢价已经为负了。这方面的典型案例是光伏发电。十年前说要与燃煤发电竞争,会被认为不可思议,但过去的十年间,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了80%-90%,已经低于燃煤发电成本,并且还有进一步下降的潜力。其他清洁能源也正呈现出类似特点。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一个重要挑战来自成本冲击,创新带来的成本下降,可以极大增强人类应对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信心和能力。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第四,创新最初源于减碳动机,一旦形成产品后,往往产生更多的附加效用或福利,创造了更多的消费者剩余。以新能源智能汽车来说,2022年12月的渗透达到31.8%,超过人们预期。消费的人在买新能源汽车的时候,不能说不关注碳减排,但大部分消费者直接感受到的是使用成本低、电子设备应用得手、舒适程度高、操控感觉与以往大不相同、智能驾驶能力的逐步提升。除了电动化之外,更有智能化、共享化等。简单地说,吸引消费的人的,大部分优点可能是减碳之外的,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创新为社会提供了超出预期的福利。

  最后,触发和加速了能源等高碳行业的数字化进程。数字化的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另一种经济形态,整个经济社会正经历着向数字化的经济形态的转型。即使没有双碳压力,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高碳领域也会进入数字化转型,但过程可能相对缓慢。创新性减碳触发和加速了这些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有可能推动这些领域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领先者。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教授的“碳中和经济学”:实现碳中和不仅是技术问题,而且

  科技部原副部长、原国务院参事刘燕华: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现双碳目标

  国务院副总理刘鹤:“碳中和”不仅是中国的国际义务 也是中国发展的内生性要求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友情链接:

底部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