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学材料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报道(四)
当前位置: 首页 > 安博体育平台注册

中北大学材料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报道(四)

  • 产品概述

  2019年7月10日,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尖兵”暑期社会实践团全体成员来到大同市金盛豪达炭业有限公司进行了参观学习,对大同市资源型企业的发展的新趋势有了更深的了解。

  金盛豪达炭业有限公司立足于山西大同优秀的煤资源,生产优质高效的活性炭产品。活性炭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国家发展中必不可少的助力产业,它有强大的吸附力,可以让原本的东西回归纯净。

  在公司负责人的带领下,实践团员们来到工厂,巨大的设备轰隆作响,煤粒被有序地加工处理,我们一边听负责人的讲解,一边惊叹于活性炭的加工流程,最让我们不可思议的是,乌黑的原煤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竟然不再“一摸一手黑”。

  之后,我们随着负责人来到公司实验室,里面的技术人员正在进行滴定以及对各种煤炭样本的测试试验,以备制成优质的活性炭。负责人谈道:作为资源型企业转型的关键,煤炭业的转型对大同的未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更有助于我国生态环境的保护,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创新发展,现在各企业部门始终致力于活性炭循环利用的研究,探索更好的方法把资源的最大优势发挥到极致,创造一个新的“中国标准”。

  在公司会议室内,公司的相关领导为我们介绍了公司概况和近年的发展,提及我国的活性炭产业难以创新时,他寄希望于新青年,并告诫队员们要珍惜四年的大学生活,不断为自身充电,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贡献的人。

  7月10日为了进一步探索平陆县茅津村的环境卫生状况,按照原定计划;平陆寻净暑期实践队展开了一天的工作。

  早上8:30,我们收拾完毕整装出发。乘坐1A公交车来到了税苑小区,又徒步走了一个小时,终于来到了我们的目的地--茅津村。该村历史悠远长久,风景怡人。在黄河岸边的茅津渡口处,与三门峡隔河相望,真是一个很不错的旅游胜地呢!根据与当地村民聊天得知,该村子主要以红枣、桃子、柿子为经济产业。

  我们在村门口照了合照,之后就进入村内开始了一天的调查。在随意看看的时候,并未曾发现地上有多少垃圾,每家每户的门口也有小垃圾桶。在之后的寻访调查中发现,在10年前原来并没有小垃圾桶。也是近几年开始,每天早上有专人负责把垃圾桶统一收走装入村内的垃圾池当中,做到了使垃圾不在家中堆积成山的情况出现。每家中也都有废水沟,集中流入路口的两旁的水沟当中,在经过简易地处理之后,再排入到河水中。

  在调查完当地的环境状况之后,已经很晚了,所以很遗憾并没有去黄河边上看一看。但是体验到淳朴的民风、看到优美的环境,我们也是不虚此行的,圆满完成了当天的任务。

  之后我们回到了宾馆把当天的行程进行了整理,也对明天的形成做了详细的规划和准备。

  为了进一步了解平陆县南部的村庄环境卫生状况,我们按照10号对茅津村的调查分析情况,按照原定计划,我们平陆寻净小组成员早上八点半从宾馆出发,前往茅津村邻村--新湖村进行访问调查。

  在去往村里的路上,因为附近在修路,我们过不去,所以就绕进村里往进走,路上遇到平易近人的爷爷和奶奶,他们热心的给我们指路,从他们口中,我们得知,这里的经济情况在近几年快速的提升,有了搬迁工程,所以才有了现在的新湖村,整齐划一的房屋,清一色的壁画,干净整洁的路面,一切都是那样的富有烟火气息。入村途中,路两旁成片的苹果园,梨园,有村民正在地里干活,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向我们传达着丰收的喜悦。

  踏入村中,家家户户门前的葡萄架上硕果累累,给予我们更多想要去探索的好奇心。深入村中,我们刚好在村委会里遇见了来上班的干部叔叔,在他的指导下,我们领略了新湖村近几年来的环境卫生变化,以及他们如今的美满生活,我们对叔叔进行了约二十多分钟的访谈,访谈尾声,我们在村委会院里进行了合影留念。

  继续往前走,我们又兵分两路对村民住户进行了简单的访问。经他们的描述近几年来,新湖村进行了改造,环境状况有了大大的改善,每天都有专人负责打扫道路,家中的生活垃圾每天也有固定的垃圾收集车进行统一集中处理,污水也可以通过下水道排出,每天早七点晚五点都有专人清扫路面,正是这些兢兢业业的人民的劳动,才向我们展现出如此清新干净的村落。村民们还表示,附近正在计划建造一个轻工业园区,但尚未对他们的生活造成影响,这让他们放心不少。

  回想起路上收获的点点滴滴,我们扔掉疲惫,步伐轻盈,平陆寻净,寻一方净土,我们从始至终在路上。

  2019年7月9日,中北大学探访杀虎口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人一早赶到距离杀虎口风景区很近的海子湾水库。水库上凉爽的风轻拂着夏日的燥热,海子湾公司负责人与实践队一行人自豪的介绍着海子湾水库及其依托建设。

  被夏天笼罩着的右玉,有着写不完的万山叠翠,书不尽的绿意葱茏。有一种热情的、豪放的,不用姹紫嫣红的色调装点的自然美,纯粹美。蓝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苍翠的绿色,舒适的和风,抹去了心头的雾霾,烦乱的情绪,海子湾水库更是给一行人带来了美好的心情。

  海子湾水库位于高速路下,一块写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牌子映入我们一行人眼帘,顺着绿荫走进去,先是海子湾公司及其海子湾水库简介,漫步在水库边偶有车辆出入。

  伴着凉风,我们观察查到位于水库东南侧的花草海中有两位村民在个草,旁边有一人在劝阻,出于好奇,我们一行人凑过去问了个明白,原来是村民在割草回去喂牛羊,劝阻的是海子湾公司的负责人,静候事情处理完毕,海子湾公司负责人为我们介绍了海子湾水库。

  我们了解到由于河川径流具有多变性和不重复性,在年与年,季与季以及地区之间来水都不同,且变化很大。导致时而洪水泛温时而干旱断流,于是水库可以在洪水泛滥的时候将水蓄积起来,在干旱断流的时候把水放出来,从而起到防汛抗旱的作用,这个就叫做调节河流的季节径流量,其他多数用水部门例如灌溉、发电、供水、航运等都要求比较固定的用水数量和时间,它们的要求经常不能与天然来水情况完全相适应,人们未解决径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重新分配问题,同样需要水库来调节河流的季节径流量。

  海子湾水库不仅解决了右玉生态缺水状态,还为右玉的京玉电厂提供了商业用水更是为每年的防洪抗果做出了大贡献。

  走进水库深处,松鼠的出没和水位下降后河床上吃草的牛羊更让我们心旷神怡。右玉海子湾水利风景区以海子湾水库为依托建设,与著名的杀虎口景区隔路相临,文化与生态相得益彰。100公里之内有呼市和大同两大城市为客源腹地,交通极为便利。景区水面,清澈透明,水中野生鱼成群闹,水面有水乌珊珊飞舞,景区以恢复多样的森林景观为基底,以保护生态环境,引导低碳行为为基础,以游客度假休闲、生态旅游为主题,充分的利用和保护水林、山、田等特色景观资源,现景区内野生动物有石鸡、山鹰、狗罐等50余种,林业资源有小叶杨、樟子松、沙棘等30余种,草本类植物有针累、冰草、老芒麦等300余种。在海子湾公司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水上游乐项目、亲水农家乐、露天烧烤、篝火晚会等丰富多彩的体验让游客流连忘返。海子湾水库也逐步被构建成一个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生态保护为一体的水利旅游胜地,一步一步将夏古荒原变绿洲演变为现实。

  目前右玉脱贫攻坚已见实效,百姓安居乐业,喜悦与幸福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海子湾水库工程是右玉县的一大亮点,其位于苍头河下游,总库容量960万平方米,每年可提供工业及城市生活用水600多万立方米。水库的建成有效改善了全县的水文生态环境,依托海子湾水库,因地制宜、合理地布局,实施了海子湾日月岛旅游开发工程,致力于全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海子湾水库距离杀虎口风景区很近。其基本功能是防洪,兼具养殖与旅游。

  2019年7月10日,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探访杀虎口暑期社会实践团一行来到位于右玉县杀虎口镇的右玉县博物馆,参观馆内文物,并与相关管理人员进行详细交谈,了解了关于右玉的相关历史文物及右玉相关生态建设,让我们更好了解右玉精神。

  这座建于2003年的博物馆,主要展示杀虎口军事要地与税卡的双重功能和西口文化。右玉县独特的边塞文化、军事文化、晋商文化,为这座县级博物馆奠定了坚实厚重的基础。

  在博物馆广场上矗立一尊“康熙西征铜象”,基座上刻字:《康熙西征铜像碑记》。碑记大意是:康熙三十五年(1696),清廷再兴三路大军西征,以安邦定国。圣祖玄烨亲征,杀虎口为后勤大营,晋商毁家纾难,共赴沙场,捐款捐物亿万计。康熙凯旋,驻跸杀虎口,御笔题匾,改杀胡口为杀虎口,特许晋商蒙汉贸易,一曲《走西口》令人动容兴叹,再谱“丝绸之路”新篇章。据悉,该雕像是右玉县人民政府于2005年立。

  从博物馆进门处的大幅画作,再现了当年盛极一时的商贸口岸,西口古镇的风采。

  北控大漠、南扼中原、东屏京师、西带大河,战争年代,这片史称“善无”的边关重地,是军事家的舞台。走进博物馆,墙面上一些名字夹杂着似乎还没散尽的硝烟扑面而来:李牧、卫青、李广、赵武灵王、北魏拓拔、突厥达头可汗、明俺答阿拉坦汗、康熙皇帝、噶尔丹…

  目前,右玉博物馆藏有2000余件文物,其中仅国家一级文物就有7件,二级文物50余件。青铜器、水陆画、碑刻,是博物馆的最精华部分,也是最具传奇性的藏品。

  在博物馆的展台上,国家一级文物鎏金青铜温酒樽的经历尤其引人注目。虽然真品已藏于山西省博物院,并成为该院12件镇馆之宝之一,但复制品同样灿然生辉。这样一件稀世珍宝,它的面世,还有一个“小秋收捡回大宝贝”的故事。

  通过交谈,我们了解到在《水经注》里,因古杀虎口一带为“数水复合之处”,草木丰沛,大雁、苍鹤经常停留,所以它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苍鹤陉。

  然而,苍鹤一去难再返。连年征战,加上人为砍伐,杀虎口乃至整个右玉县草木日渐稀少。尤其到明代以后,为利于作战和防范游牧民族,加之大量垦荒,砍树烧草日盛一日。到建国初期,杀虎口一带慢慢的变成了不毛之地,滚滚黄沙甚至推进到杀虎口以南10公里的右卫城下。

  历史的转折总是伴随着奇迹发生。如今,站在博物馆北侧的长城墩台上南望,虽然是初春,但大片绿浪已在翻滚。50多年里,右玉县的主政者遍野植绿阻沙,硬是将8000亩残林增加到150多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由解放初的0.3%提高到2007年的50%以上。《朔州府志》中“大风拔禾,毁屋伤牛羊,昼晦如夜,人物咫尺不辨”的场景,再也不复存在。博物馆前的苍头河里,各种水鸟乃至野兽的回归也便顺理成章。

  2019年7月12日,中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探访杀虎口暑期社会实践团根据前一天晚上总结和规划几天以来的实践经历考察,根据小组成员的特长,“兵分两路”分为两个“临时队伍”去到杀虎口村对村民及游客进行有关采访,每个队伍中有两人擅长文字编辑采访、两人擅长拍照、一人擅长拍视频、一人负责”翻译“与当地村民进行沟通。

  为了能”遇见”早起放牧的村民,其中一队队员早上六点半就起床去到山里面找寻“放牧人”的身影。据悉,现在居住在村里面的农民大多主要靠养牛养羊为主。村民反映,由于最近几年村里的生态环境搞好了,所以放牧的地方也多了,一般是每天早上八点就将牛羊“赶”到山里,下午五六点左右才将牛羊牵回家,每次放牧的地点也不固定。一位村民表示,大家养牛羊的不怕“销售不出去”,因为会有县里面的公司固定来到农民家里面进行收购。

  对于我们几天的考察情况,去到村里面进行问卷调查及采访时,就村子里面平时“人烟稀少”的情景,据采访村民表示,由于村子里面目前公共设施还不是很完善,当地没公共活动中心也没学校,所以大多年轻子女选择外出工作读书。

  针对过去与现在村子里空气与环境的对比,村里面很多年老的村民表示:那真是好太多了,过去杀虎口的风沙很大,小时候经常跑到防风洞里躲避风沙。据我们队伍考察,在山洼里面,还保留很多当时的防风洞口。但是,曾经杀风肆虐的“不毛之地”到现在有“塞上绿洲”之称的杀虎口,是经过一代又一代右玉杀虎口人民的努力,不断践行着“种树”的右玉精神,植树造林,防风固沙,改造出来的。

  据当地护林员介绍,我们了解到,村里面参与种树的农户,都会给予一定的补贴,鼓励大家多种树。刚开始种树时,由于土壤大多被风化,所以要先到外地拉来土壤填地,经过持续不断的发展,现在的杀虎口漫山遍野绿植丛生,生态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就目前村里面很多依靠种地的村民也表示,现在生态环境好了,土壤质量也变好了,种庄稼收成也提高了很多,基本上能做到自给自足。

  根据我们采访调查了解到,村里面村名,去年就做到基本上全部脱贫,村里面目前主要是依靠以旅游带动经济的发展。

友情链接:

底部logo